- Sep 18 Wed 2013 17:30
..
- Aug 19 Mon 2013 00:31
抗爭過後的一些反思
正當我淪為暴民的同時,同時也衍生了一些問題。
防衛心態:隨著對受害者的了解越來越多對於支持徵收的言論越來越無法客觀的檢視,在內心產生反駁各項觀點的對話,畢竟書面文字沒有對話能力,自身的盲點不會因此解決。或許這只是害怕失去信仰而產生的防衛心理,但這也使人為了反對而反對,面對任何類似案件時無條件的聲援,泯滅了瞭解與判斷的空間。
- Aug 17 Sat 2013 16:09
如果不反抗,就沒有理由後悔。
究竟這個社會是這幾天才風雲變色,或著一直以來都是如此但我卻在才發現。答案很明顯是後著,看到年過七旬的老翁老婦站在苗栗縣政府底下勇敢抵抗,想想這世界到底怎麼了。未來屬於年輕人,不論好壞我們無處可逃,我們或多或少已經達到能判斷是非的時候,若此時我們還沉溺自己的世界無視人間的蹂躪那是台灣民主的莫大悲哀。當參加的活動越多而我的心智也更加堅定,我不排斥反對但我厭惡無知與沉默。自私與自利使我們成為被統治者,FUCK。
- Aug 14 Wed 2013 16:08
不必著急
必須承認每個人成長背景不同,選擇人生的權利也不盡相同。但環境允許,或許應該自私的尋求一些理想。將人生比喻成各式各樣的形式,當然比喻是很片面的但卻值得深思。人生如同一棟建築物,越高的塔需要越沉的地基,遠大的理想需要深厚的實力。雖然我跟孔子不熟但三十而立或許可以做為個標準,三十歲前應以充實自己做為首要目標,挖掘興趣,體驗生活,學習研究知如此類的,三十歲後再把重心轉移到事業成就上或許還不遲。為什麼要急著投入職場奮鬥半甲再享清福,人生最精華的時光不外乎是青壯年時期,到時候想瘋一下恐怕連骨子都散了。很多人一出社會背起車貸房貸踏上一條血汗不歸路,但想想買車買房如此重要?多是只是價值觀產生的虛榮心,一是被慾望沖昏頭付出的可能是大半青春。
但台灣處於這種年代,薪水低薄物價高漲,說不上是苦不堪言但確實也影響了我們生活態度。貧富差距使能力好的人紛紛投入熱門產業,金錢的慾望占據了大部份的思緒。或許這是開發中國家的悲哀,金錢能滿足大部份的慾望解決多數問題,日常對話政府政策都顯現價值觀的扭曲。